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 大学数学难题


大学数学难题(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)
2014年1月3日 , 江苏卫视一档名叫《最强大脑》的节目火爆中国 , 也正是这个节目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平民高手 。
比如:被誉为“文字信息记忆亚洲第一人”的郑财千、“速算女王”陈冉冉、“水哥”王昱珩……他们的出现直让让中国人惊呼:“我国可真是人才辈出 , 草根之中竟藏龙卧虎 。”
然而 , 中国的人才又何止《最强大脑》中的这些 。在河南有一名普普通通的快递员 ,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竟破解了世界性的数学难题 , 就连浙江大学的教授都要请他去上课 。
此人究竟是何来头?明明可以“飞上枝头”却为何甘心“流落街头”呢?

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余建春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一个小镇 , 父母都是老实又淳朴的农村人 , 虽然家境不富裕 , 但他的家庭生活却非常幸福 。在余建春的印象里 , 父母从未吵过架 , 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都用在了孩子的吃喝上 。
【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 大学数学难题】小学时老师都会让我们写关于理想的文章 , 余建春也没能“幸免” 。可是当其他同学都在滔滔不绝地说 , 自己的理想是做厨师、做老板、做明星的时候 , 只有余建春默默说了一句:“我的理想是做科学家 。”
同学们被余建春的理想都逗得哈哈大笑 , 因为那时余建春的成绩在班级是倒数的 , 只有数学稍微好一点点 , 如此偏科的人成为科学家简直是痴人说梦 。

但余建春对同学们的嘲笑不以为然 , 因为余建春的父亲从小就跟他说:“我们国家的许多学者 , 就是在被别人嘲笑过后才出现的” , 所以余建春的心态非常好 , 他明白自己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 , 天天向上 , 但天不随人愿 , 很多人都是想的容易 , 做起来太难 , 余建春的成绩始终不理想 , 小学念完都未见起色 。
所以在他14岁的时候 , 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:辍学打工 。余建春本想着反正考不上大学 , 能够赚点钱为家里补贴家用也是好的 , 可是现实却打了余建春一巴掌 , 给他好好上了一课 , 使他终于明白了没有知识寸步难行的道理 。
那时候 , 辍学的余建春想随便找个地方打工 , 可是人家不是嫌他年纪小 , 就是嫌他太瘦没力气 , 从事体力劳动都没有地方要他 , 更别说从事脑力活动了 。

被现实打败的余建春就像被拔了毛的攻击 , 一腔的赚钱热情就这样被冷水浇灭了 。所以他只好又回到了校园读书 , 他在小县城读完了职高 , 后来又上了郑州牧专 。可是畜牧专业在当时并不吃香 , 余建春找工作也是处处碰壁 。
在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 , 索性余建春放弃了从事对口专业的工作 , 只要是能让他赚到点钱的工作他就干 , 这么大了不能再伸手管家里要钱 , 总要做点什么先让自己填饱肚子 。
他先后干过力工、物业保安、建筑工地工人……后来他又进了物流公司 , 成为了一名快递包装员 , 同时也负责送快递 。
然而 , 余建春并没有忘记小学时就写下的理想 , 没有放弃对数学的执念 , 哪怕生活和工作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 , 但他只要钻到数学的世界里 , 他就能够得到精神的放松 , 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数学更好的朋友了 。

他不高兴的时候 , 做会儿题烦恼就全忘了 , 他高兴的时候也喜欢做会题 , 这会让他变得更兴奋 , 更开心 。工作之余 , 余建春还喜欢拿出演算纸奋笔疾书 , 当别人都嘲笑他做无用功的时候 , 余建春只是笑着摇了摇头 , 想起了爸爸曾经对他说:“我们中国的很多学者 , 就是在被别人笑完以后才出现的 。”
他的世界别人怎么可能会懂 , 就像自己也不懂别人的世界一样 , 我们唯一能做的 , 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 , 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。
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余建春在打工的许多年 , 一直坚守着对数学的热爱 。不管是去到上海、杭州、深圳还是广州 , 他每到一个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图书馆跑 , 去查阅跟数学相关的书籍 , 不停地做笔记 。在数学的领域里 , 从来都是只有更难 , 没有最难 , 余建春凭借着对数学的一股热忱 , 一直想要突破自己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