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,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,立是开始,夏是季节,按照传统认识,这是当年夏季的开始日 。一般在公历5月5日或6日 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的由来和养生要点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。
立夏节气的由来
历书:“斗指东南维,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 。”立夏,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。
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斗柄指向确定 。当北斗斗柄指向东南,为立夏 。现行的“二十四节气”采用的是“定气法”划分,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;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15度为一等份,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。当太阳黄经达45度时为立夏节点 。
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(公元前239年)就已经确立了,预示着季节的转换,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。根据民俗专家们的说法,立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,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,在周朝的时候,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,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,譬如: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 。
立夏节气养生要点
1、立夏已至:养生重养“心”天热宜戒怒
专家指出,习惯上,人们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 。此时气温显著升高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-20℃上下,正是“百般红紫斗芳菲”的仲春和暮春季节;炎暑降临,雷雨增多,植物进入生长旺季,是一个重要节气 。
夏季与心气相通,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,因此,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,保养心脏,专家表示,此时节,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,预防心脏病发作 。
2、关注心脏保养:多做安静的事情
随着天气的燥热,我们的内心也会变的躁动不安 。所以,炎热的天气,我们要做到“戒燥戒怒”,保持心境的平衡 。在饮食方便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 。多吃些清淡的如山药、海产品等食物 。既能清热防暑又能增进食欲 。
中医认为,夏季心阳最为旺盛,当夏日气温升高后,人易烦躁不安,好发脾气,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 。特别是老年人,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,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。所以,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做好自我调节,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。
专家表示,“立夏”时节要做好“精神养生”,多做安静的事情,如绘画、书法、听音乐、下棋、种花、钓鱼等 。
3、注重补肾助肝:多进稀食有利补养
对人体脏腑来说,立夏时肝气渐弱、心气渐强,此时饮食应增酸减苦,补肾助肝 。保证胃肠功能正常,抵御暑热侵袭,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。立夏后阳气上升,天气逐渐升温,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,会造成身体内、外皆热,易出现上火的痤疮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病症 。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,饮食上宜清淡、多补水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。
夏季饮食养生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多吃些稀食 。比如喝粥 。粥,既能清凉解暑又能止渴 。另外也要多补充维生素,比如吸光、冬瓜、西红柿等 。
4、根据季节调整:晚睡早起加午休
由于“立夏”后天黑得晚亮得早,人们往往容易晚睡早醒,造成睡眠不足,白天常“打盹” 。专家称,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,人易出汗,出汗多散热,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,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,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,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,人就易精神不振,昏昏欲睡 。
因此,大家要根据节气变化,相对于冬春季节,可晚些入睡,早点起床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。但应增加午睡,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,更需要午睡 。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,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,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。
立夏天气变化
气象学上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,当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℃时意为春季开始,当温度高于22℃时则意味着夏季的开始 。立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~20℃上下,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。进入了五月,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。
【立夏节气的由来和养生要点】中国南北幅员辽阔,因此南北两地的天气变化各不相同,南北的气温差异也比较大,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,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℃左右;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,立夏时气温已达24℃以上 。所以立夏北方很凉爽,南方稍微炎热些 。
推荐阅读
- 出国留学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留学的要求大全
- 开学第一课的名人名言名句 有关开学第一课的名人名言
- 怎么用手机给电脑上网 教你共享网络的操作方法
- 个人简单网页制作图片 关于网站的制作教程
- 多少度吃羊角粉吗
- 什么是护理学专业 了解护理学的前景分析
- 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描述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
- 冬泳的水温一般是多少度
- 为何北理工是985最差的 描述北理工档次介绍
- 湖北十大垃圾大学有哪些 最坑人的大学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