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画派和扬州八怪 扬州画派被称为扬州八怪的原因

知识点:扬州八怪、画家、影响
“扬州八怪”最具代表性的说法的八人是金农、黄慎、郑燮、李方膺、汪士慎、高翔、罗聘等 。但我们通常所讲的扬州八怪不仅仅就指他们八人,说法有很多,有8到15人 。根据扬州人的说法,“八怪”就是本地方言中奇奇怪怪的意思,和8关系不大 。所以“扬州八怪”指的是8人也好15人也好9人也好,总之就是指那些风格怪怪的画家,也许把他们称为“扬州画家”会比较好点 。这15个画家,多数都专长花鸟,特别是梅竹,也有的擅长人物或山水,对花卉个个都很精通擅长 。
“扬州八怪”是在石涛以后,清中后期出现的一批敢于改革变法、讲究文人意趣的画家 。他们虽然生长在扬州,但都把扬州作为艺术阵地,他们通晓诗、书、画、印,使中国画坛在晚期表现良好的文人风尚和修养 。他们提倡个性抒发,风格粗放,大胆创作,不拘小节 。他们所画的那些变形的物象是在艺术中没有出现过的,八怪是中国传统绘画全面转向现代的转折,对后来的海派甚至当代画家李苦禅、潘天寿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。在他们当中数金农(冬心)和郑燮(板桥)的名望最大 。
郑板桥造型古拙的人像给齐白石带来很大的启发 。他的画表达了这一辈子独守清风、两袖清风的志向,其中也潜藏了愤世嫉俗的满腹牢骚 。就像他后来题画马的诗中所说的“于今画马,有顾影酸斯之怜怜态”,借此抒发画家的苦涩和世事艰辛的心理,他常说“世上已无伯乐” 。后来他又画了《瘦马图》,题诗说:“而今衰草斜阳里,人作牛羊一例看 。”其失意和不平的心理一目了然 。
【扬州画派和扬州八怪 扬州画派被称为扬州八怪的原因】金冬心擅长画“江路野梅”,就取其“天大寒时香千里”之意,使传统的文人增添了一份粗野的强悍 。此外,他又擅长瘦竹,所谓瘦竹,就是根据多寿的意思,画竹全用“星”式,与郑板桥的“介”、“个”法大大不同,但都很有趣,表现出一派天真与纯挚的情怀,使那“自然饱风霜耳”的瘦竹成为他赤子心的真实写照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