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是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在1907年(44岁)时创作的新艺术风格风格的作品,属于黄金阶段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作品,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的尺寸138 x 138 cm,使用油画,帆布,目前该作品由纽约新美术馆保管 。
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
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作品赏析作品名称: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
作者名称: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
【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-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作品赏析】收藏地点:纽约新美术馆(纽约新美术馆共有3件藏品)
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是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在1907年(44岁)时创作的新艺术风格风格的作品,属于黄金阶段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作品,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的尺寸138 x 138 cm,使用油画,帆布,目前该作品由纽约新美术馆保管 。
这幅画被认为是克里姆特最著名也是最优秀的作品,曾经创造过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。当时维也纳的银行家与糖业巨头费迪南德·布洛赫·鲍尔委托克里姆特为他妻子艾蒂儿绘制肖像,作为他们的结婚周年礼物,然而克里姆特花了三年才完成这幅作品 。艾蒂儿也是克里姆特最喜爱的模特之一,他曾为她绘制过两幅肖像,并以其为模特创作了著名的《朱迪斯一号》 。画面中的艾蒂儿坐在金色椅子上,身穿一件有许多直线、方块、三角与抽象符号的连衣裙,脖子上戴着一串宝石项链,两手交叠,表情迷离、忧郁而又放纵 。她的装饰复杂的裙子、椅子与闪烁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,艾蒂儿的头发、脸部、肩部与手用传统油画手法绘制,但在近乎抽象的黄金裙子、椅子的映衬之下,她的形象似乎不属于尘世,而带有一种浓厚宗教与偶像气质 。这件作品极具装饰性的风格来源于其独具特色的制作手段:画面上大块的金银碎片是由金片在画布上拼接而成,部分白色区域还用到了石膏,只有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的区域是用油彩绘制 。按照画家自己的说法,他的灵感来自于意大利的圣维塔莱大教堂,教堂中布满巨大但是细致的马赛克装饰,这些“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马赛克”给了他许多启示 。画中的抽象符号经过考证有埃及式的眼睛、鸡蛋与杏仁,还有许多字母A与B,应该是人物姓名的缩写,重复的卷圈与螺纹据称来源于迈锡尼艺术 。画中的艾蒂儿眼神灵动,她是在恳求着谁,抑或是在挑衅着谁 。人们很难透过她清晰透明的黑眼睛猜测背后可能发生的事情,但这显然是一个深邃和神秘的女人 。她也是《朱迪思和荷罗孚尼的头》(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)里的那位半裸的女人和《吻》里的那位闭目深吻的幸福的女人 。在战后的维也纳,她的形象成为了奥地利文化的象征 。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长期被称为“奥地利的蒙娜丽莎” 。这幅画在2006年私人交易价格为1.35亿美元(调整后价格:1.58亿美元) 。
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作者介绍古斯塔夫·克里姆特(德语:Gustav Klimt,1862年7月14日-1918年2月6日,又译古斯塔夫·克里姆),出生于维也纳,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 。他开创了维也纳分离派,是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。
克里姆特特画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,主题常围绕着“性”、“爱”、“生”、“死”的轮回,且画中主角大多为女人 。喜欢他画作的人称赞有其“沉闷美感”与大胆象征寓意,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画家的负面批评 。
克里姆特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、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,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,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 。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,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 。他那非对称的构图、装饰图案化的造型、重彩与线描的风格、金碧辉煌的基调、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、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,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,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。
1918年,克里...
以上就是关于《艾蒂儿·布洛赫-鲍尔肖像一号》作品的详细资料,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,分类百科网为您提供更多作品的详细信息,欢迎各位补充 。
推荐阅读
-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
- 《哲学家》-丁托列托作品赏析
- 《贾斯珀·沙德·范韦斯特乌姆的画像》-弗兰斯·哈尔斯作品赏析
- 《一位女士的肖像》-汉斯·巴尔东·格里恩作品赏析
- 《失恋无罪》歌词是什么
- 提出刑事抗诉的条件有哪些
- 网文作家十里剑神的小说《重生之都市修仙》为什么不更新了?
- 刑诉法54条内容的内容是什么
- 三十而已中漫妮的结局
- 移动互联网祭祀平台《网陵》可以为逝者建立真实场景的网上陵园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