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


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

文章插图
咦?怎么孩子最近说话经常卡卡的不流畅?有时提醒他先想好再慢慢讲 , 反而造成他紧张,容易支支吾吾……其实父母要以耐心和正向的态度引导孩子表达,便能有效改善口吃症状,培养出说话流利的孩子 。孩子口吃常发生在什么时候任何年纪都可能出现口吃 , 但幼儿发生年纪主要在早期约30~36个月和6岁之前,发生率为1~7% 。之所以好发于2岁6个月 , 乃在于此阶段儿童急速发展辞汇,开始学习叙述完整的句子,若加上家长特别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,即会觉得他表达时容易结巴 。其实,成人说话有时也会出现口吃现象,但成人有自我监测的功能,反复出现结巴时会进行修正,因而让听话者没有发现,自己就不会感到紧张 。
从性别来看,男性发生口吃比率较女性高,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:1~4:1,随着年纪的增加,比例会越来越悬殊 。至于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的原因,不外乎三个,包括女生自发性恢复较高、男生生活压力比女生大 , 以及在生物的设计上,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现语言问题,可能受到性别相关的遗传因素影响,不过,目前尚未被证实 。
孩子说话结巴的原因造成口吃的原因多重而复杂,列出以下常见因素 。
大脑运作与口语表达不同步 孩子说话结巴,有专家认为大脑运作与口语表达未同步 , 即语言能力与思考能力还无法一致 。
遗传 若双亲有口吃,子女口吃的机率约60%;双亲只有1人为口吃者,子女口吃的机率则约40% 。若父母的口吃情况持续到成人时期 , 易造成孩子模仿、养成习惯,在临床上发现患儿因为父亲有口吃情况,影响他的表达不流畅 。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观察,口吃的患儿也许就是家里较多亲人有口吃现象 。
另外,医学研究指出,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同时罹患口吃的机率较高 。也有研究表示,一等亲之内,例如:爸爸是口吃者,会增加孩子口吃的可能性 。若为旁系血亲,则影响不大 。
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高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较高、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,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,增加口吃的机率 。
内在情绪受挫 口吃可能是孩子内在情绪受挫的外在表达方式 , 演变成「心因性」的口吃 。尤其是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表达 , 时常严格矫正语言,恐造成自信不足,还没开始说话就觉得恐惧,因为紧张而造成口吃 。
学说话,未受到正向鼓励 孩子在表达时,未得到正向鼓励,例如:家长常质询孩子「一句话怎么想那么久?」或不耐烦打断孩子的谈话,要求他「先想好再讲」等,让孩子产生畏惧 , 讲话更容易结巴 。
社经文化影响 除了受到遗传、教养等因素,父母的社经地位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流畅度 。根据国外研究指出,社经地位中上程度的家庭,口吃发生率较高,可能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的要求较高或期待孩子有成就,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。
另外,还有文化因素 , 像是高竞争的国家或强调语言正确率的社会 , 口吃的发生率会较高,因孩子边说话必须边思考正确的说法,提升口吃发生率 。
孩子口吃常见的特征【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】 孩子在叙述表达时,经常一句话要重覆好几次或中断不流畅,即是口吃 。多数的口吃现象会交替出现两种以上的特征,以重覆、停顿、拉长最为常见;至于幼儿阶段的言语不流畅,则以重复字为多 。除此,还有哪些是常见的明显特征?
重复音节或单字讲话时经常重复部分的音节,例如:「ㄨ…ㄨ…ㄨ…我想吃点心」,或者重复单字,像是「我…我…我想吃点心 。」
重复片语 孩子在叙述时 , 经常重复某个词汇,例如:我要…我要…吃饼干,甚至有孩子会修正不完整的句子或片语,例如:我昨天上…上山,当孩子发现自己将「上学」说成「上山」,就会自动修正,因而出现重复片语的情况「我昨天上…上学…上学 。」
延长音 说话时延长语音或单字,虽然不重复字音 , 但句子拖很长 , 才带出下一个字,举例:我今天早上(「上」的音拉长)…吃了1片吐司 。
停顿 孩子说话时,突然中断、停顿,仿佛哽住,并明显发现在用力呼吸、试图表达 , 例如:「我不喜欢妹妹,她…都…抢我的…玩具 。」这可能在寻找适当的辞汇和句子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