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越是利用恐惧做营销越要科学恐惧一直都藏于人的心底,且容易被激起 。
但是很多人做恐惧营销的时候,经常会犯一些错误:
- 只营造恐惧感,却未告知明确的解决方案 。
- 营造的恐惧场景,你的用户压根不在乎,完全就是自己吓自己 。
- 有恐惧感也有解决方案,但是解决路径不明确,看着就好难实现,最终用户知难而退 。
- 总喜欢着眼于未来的恐惧,而忽视了眼前的威胁,要知道:相对于未来的损失,人更在乎眼前可能的伤害 。
- 恐惧的坑挖得太大,自己的解决方案根本填不了,也显得不靠谱 。 比如你说现在的年青人没有梦想了,而解决方案是要骑小黄车,这也太扯了 。
- 威胁严重性,吸引注意:该威胁如果真的发生,到底有多严重?
- 威胁易遭受性,引发恐惧:该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高不高?仅仅严重还不行,需要说明很有可能发生,这才会激发恐惧感 。
- 反应效能,给出合理方案:你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降低威胁?如果用户认为你的方案并不能消除威胁,那就是一场空 。
- 自我效能,证明易实施性:这个方案是否容易实施?是否很容易做到?即使你的解决方案靠谱,但如果用户觉得很难被执行,那他们也会直接放弃 。
六、有参照物总比没有好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,天生就喜欢去对比,且这个 “对比”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决策 。 一个好的参照物,能让用户很快就了解事物、产品核心特点,评估出其价值,这就是参照效应的利用 。
如果你没提供参照物,用户会按照过往固有的经验和认知去判断,可能判断正确,也可能根本不明所以,很明显这是不受你控制的,弊大于利 。 而如果你提供了合适的参照物,他就更会基于眼前的参照物去关联,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。
在《这三个字,让你的广告文案卖货多3倍》中,老贼说过一个案例,罗永浩在做老罗英语培训时,有一个1块钱试听8次课的广告,非常经典,大家感受下:
1块钱就能听8次课,这就已经相当吸引人了 。 但是老罗就是不一般,他们在广告里加入了大家熟知的创口贴、包子、打火机、棒棒糖等一系列参照物 。
一下子就让本来平淡的广告活了,画面感都出来了 。
以创口贴为例,有了这个参照物,就让 “1元钱” 这个价格显得更具体,强化了优惠感;另外,通过创口贴去做参照,也让 “老罗英语培训听八次课” 这个产品价值马上取胜 。
想想嘛,你是要一个创口贴,还是要听老罗讲八次课?赶紧掏钱吧!
而这就是参照,它能让用户对你的介绍一听就懂,一看就明白,而且是相当明白 。
参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你要表现的目标关键项,而且用户立马就能get到 。 它比大量的形容词、数据、理论等都要更实用 。
七、让人着魔的沉没效应过高的目标往往会让人放弃,而如果先设定一个低难度目标,当达成此目标之后,完成最终目标才更有可能 。
心理学家认为,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时,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,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。
当付出了更多的精力、关注和成本的时候,我们就更愿意在之后继续下去,因为放弃意味着前功尽弃 。
而这些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投入,如金钱、时间、精力、形象等等,统称为 “沉没成本” 。
比如:线上购物消费了380元,得知满450减50元时,你是不是觉得应该再买够450元?这就是策划者对于沉没效应的利用 。 再比如拼多多邀请好友助力,满100元就能提现 。 你开始分享出去,红包金额很快就涨到90几元,但之后越涨越慢,甚至好友点击一次只增长了几分钱 。
这个时候你会放弃吗?
很多人明知道被套路了还是会继续,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,所以继续四处分享转发,不断为拼多多带来新用户 。 这也是沉默效应 。
八、学会给用户贴上标签给用户贴上标签是什么意思呢?
这个在线下销售用得特别多,比如说:“你是一个好爸爸”、“听说干您这行的都很有钱”、“您对家人一定特别好”……这些都是贴标签 。
然后人们就在那一刻下意识的按照这个标签去要求自己,以便达到一致性 。
推荐阅读
- 盘点2016年中国4大二维码营销经典案例 二维码营销案例有哪些?
- 浅析汽车数字营销的3大趋势 汽车数字营销怎样做?
- 万国觉醒步兵武将推荐-最强步兵武将搭配攻略图文攻略666
- 王者荣耀峡谷异闻深入调查任务怎么做-S21赛季峡谷异闻五处不同寻找方法推荐阅读
- 介绍软文营销的6大策略 软文的营销策略有哪些?
- 推荐自媒体软文营销的4个技巧 自媒体软文营销技巧有哪些?
- 分享提升软文营销写作技巧的10种方法 提升自媒体软文营销写作技巧的方法有哪些?
- 万国觉醒李桂成好不好用-李桂成值得觉醒吗热门推荐
- 明日方舟踏寻往昔之风FA-7怎么打-FA7蜂拥而至低配三星通关攻略推荐阅读
- 万国觉醒源义经值得培养吗-源义经优缺点详评推荐阅读